三無主義

一貫懶散致極,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……

做事率性而為,毫無計劃,更談不上有什麼人生目標,覺得此等名詞,使人煩厭、沉重、束縛……

審視「我的前半生」,可用「三無主義」總而恬之﹕

  • 人生無目標 (有志者事竟成,乃坑人之鬼話。)
  • 做事無計劃 (不需刻意求佳境,自有奇逢應早春。)
  • 生活無所事事 (「逍遙」之謂也,遁入「自在」不二法門。)
分類: 生活隨筆 | 發佈留言

嘗試直接嵌入FLV檔

嘗試直接嵌入FLV檔﹕

由於看到「大炮網誌」的短片播放時下載需時,可能「大炮」是直接嵌入AVI檔的原故。試試在網誌中將AVI轉為FLV檔才嵌入,(檔案的大小約縮減了60倍),播放時十分流暢。證明Blogger是支援FLV檔。

分類: 生活隨筆 | 發佈留言

加添戴榮波相集


今日收到戴榮波通知,他開放在picasa的相集供諸同好……

受人所託,忠人之事。已在網誌右方加上了「戴榮波相集」的結連,有興趣可點選瀏灠﹗

最近一輯由戴榮波提供的行山相亦貼在網誌,友好可點選右圖觀看﹗

分類: 遊山玩水 | 發佈留言

哈爾濱冰雪節


今天打開電腦發覺桌面有一輯好友何華泰寄給我多時的「哈爾濱」相集……

將相片抽出,結成電子相集上載到Flickr去,順便貼在此,供諸同好,有興趣溜灠者,請點選右圖觀看,祝賞圖愉快﹗

分類: 遊山玩水 | 發佈留言

人口結構改變

七、八十年代,香港人口金字塔呈正三角形,有足夠中層人口…..

即具生產力廿至六十歲人口,來支撐老、少的負擔及香港經濟發展。香港社會富裕後,崇尚理性控制導至人種劣質化。由於醫療進步香港人均壽命位於世界前列,十年後每四個港人便有一人年過六十,而中層人口因港人遲婚小育而形成質及量都大不如前,正是「搵錢人少、食飯人多」。人口金字塔向倒三角形發展,人民生活水平必定嚴重倒退﹗

了解過去,洞悉未來,現在便是為香港作長遠規劃最關鍵時期﹗

分類: 生活隨筆 | 發佈留言

蒼海桑田

偶爾看到「鏗鏘三十年」節目,香港經歷了「蒼海桑田」變化……

節目是我輩「中坑前半生」的影像記實,香港悄悄地完成翻天覆地的自我完善,究其原因,最重要有二。人種優越,香港人口結構有八成是五十年代前期,由於各樣各式理由從中國各省各地移居而來,他們經歷千辛萬苦,摃得起巖俊環境篩選,擁有永不言敗熱愛生命的人。在彈丸之地,有機會南北通婚,使人種進一步優化。由於社會匱乏,他們一般多生多育,「養兒防老,睦鄰互助」。正好為香港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提供了合切的人力資源。

其二是擁有西方社會制度,無社會福利負擔。當時是由「中國道德、倫理」來支撐對老弱,幼小的照顧。年老父母由各子女分擔照顧,幼小由兄姐呵護。社會騰出大量資源來發展基建,提供教育,改善醫療,各種各樣的社會服務得以展開。使香港成就舉世無雙﹗

下次再談香港未來的最大隱患﹕逆向淘汰及人口結構改變。

分類: 生活隨筆 | 發佈留言

逆向淘汰

香港人相信四佰萬養育一名兒童的鬼話,遲婚晚育……

在人種學上必產下遺傳質素低下的一代,人種大倒退。要知遺傳基因對人類體魄、智力影響佔八十巴仙強,這是港人不願面對令人不安的事實(inconvenient truth)。
香港社會富裕後,崇尚理性控制多於先天質素競爭(物競天擇乃「道」之所在),不願意多生用夭折的方法篩選,反之耗費大量資源保住不良基因,於是逆向淘汰(negative selection)便形成了,人種邁向劣質化。

崇尚人工的理性控制環境,於是各式的兒童醫療和保健品充斥,各類的教育基建投入服務,連學校也裝上密閉冷氣。辦公室、商場和公共交通工具是密閉的,連廁所也是密閉的,病毒就有培育和傳播的環境。瘟疫、流感等,是考驗人種,淘汰劣者,使人種得以優化的一個過程,沒什麼可怕的。用各種方式來過分呵護劣者,結果只是加強社會的各種禁制,並且令人種走向劣質。

天生天養,自然淘汰。劣者的犧牲是慘痛的,也是偉大的,他們令細菌病毒與人體交手,適應下來,最後與宿主和平共處,不再傷殺人類。人類能夠適應細菌病毒,靠的是一代代前人的犧牲。

分類: 生活隨筆 | 發佈留言

維園花展


今早起來,用過早點,無所事事,往維園走走……

觀看一年一度花展,今年是北京奧運年,有以奧運為主題的大型花卉造型,花和往年一樣美麗,今日天色雖然比較灰暗,但總較昨年下雨為佳,年年都到此一遊,拍了一些「行貨」向各老友「交差」。希望你們喜歡﹗

有興趣者請點選右圖觀看﹗

分類: 遊山玩水 | 發佈留言

羅漢塔

今日收到亞戴一輯相片,囑咐放在網誌,供諸同好……

早兩日前,亞戴等好友七名,由昂平起步往「鳳髻」(羅漢塔),中途迷路,險象橫生,幾乎跌死。最後終化險為夷﹗安全抵埗完成行程。相片以幻燈方式發放,方便閱覽﹗

分類: 遊山玩水 | 發佈留言

擔沙塞海

早前本人在「講股篇」發表「執迷不悟」、「兩個傻瓜」等文章……

直言中、美在自身經濟問題均出現判斷性錯誤,必會為此作出沉痛代價。美國三日內向市場「泵水」三千億美元(2.34萬億港元),企圖用「金錢」換時間,延長次按影響時間來減少其對經濟的影響,希望使經濟「軟著陸」。說個比喻,即是增加機場跑道長度,使飛機下降比較平順。理論上可行,但要判斷是否成功,即要返回最基本的經濟理論原則(以「一」為天下式)。一切與市場力量「對著幹」的方法,都註定失敗告終。

中國因經濟過熱,「加大力度」以行政手段來調控物價,更是錯上加錯(請翻閱「講股篇」文章)。

在此立言斷定美國「泵水」將是「擔沙塞海」,只有非常的短期作用,美國經濟將出現「滯脹」的情況已是不可逆轉了。

分類: 講股篇 | 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