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讀報有「鹹水草」的介紹,節錄一段,做做文抄公。
『在戰後物資匱乏時,「鹹水草」更是我們綑綁東西的重要工具。在20多年前的菜市場或雜貨店,很容易見到檔主手拿鹹水草,幾下工夫就能把瓜菜、活魚、豬肉,甚至半打雞蛋、10隻碗碟牢牢套穩,讓顧客安心拿走。時至今日,鹹水草已被塑膠袋或尼龍繩等代替了,只有小部分商販仍然使用鹹水草。
這一條條乾草,其實是來自河溪、沼澤或沿海地區的濕地挺水植物。由於能適應鹹淡水交界的環境,因而有「鹹水草」這個名字。其實它的正式名稱為「茳芏」(Cyperus malaccensis,粵音「江悼」),是多年生的莎草科植物。
茳芏有筆直的三角形莖部,質感平滑。上莖有3片細長而展開的苞片(不是葉片),苞片上面長有展開的線形小穗,每個小穗上有線形綠褐色的小花。茳芏的莖部具有較韌的纖維,曬乾後可以用來製作鹹水草,當作繩子或編織之用,因此以前又稱「蓆草」。
一條不顯眼的鹹水草,得來不易。春天開始插秧,既要施肥,雨水又要充足;夏天收成,收割後,要在還含有水分時從中間破開,曬乾後才可使用。』
「鹹水草」是天然繩索,若善加利用替代石油副產品的「尼龍繩」及「膠袋」,提倡街市走回頭路,盡量使用此天然物料包裹貨物,對環境有莫大好處。